home
“标准化”将推动更智慧城市建设发展
来源:  作者:  阅读次数:559  时间:2017-08-08

不用采暖和空调设备的恒温建筑,无人驾驶汽车在道路上井然有序地行驶,应用人脸识别技术的门禁和移动支付……这在智慧城市时代都将随处可见,但智慧城市的建设离不开“标准”支撑。因为如果城市使用的是标准各异的摄像头、传感器等硬件和软件,就无法实现大数据采集与分析,后台云端便无法使城市变得智慧和高效。

 
   在28日举行的青岛国际标准化论坛上,海内外专家指出,各个国际组织、国家和不同行业之间亟待加强合作与协调,推动城市运行管理中应用的软硬件“标准化”,加快智慧城市建设步伐。

  标准的“力量与美”亟待释放

  在青岛西海新区的中德生态园,有一个外形像鹅卵石的建筑,它是亚洲首个高标准被动房示范项目,在这里人们看到了标准带来的魅力。这个建筑由于在施工过程中采用了德国PHI标准,使用保温建筑材料和建筑结构密封技术,不需要暖气和制冷系统,四季均能保持人体舒适温度,每年可节约能源27万千瓦时,降低运行费22万元,减少二氧化碳排放275吨。

  在青岛市的智能交通系统中,由于应用了统一标准的传感器和摄像头等硬件设备和数据分析软件,系统能快速预测道路拥堵情况,将突发拥堵发现时间由20分钟缩减至5分钟,警情响应时间缩短75%。

  这些仅是标准化在智慧城市建设中的试点应用案例,要实现进一步的、更高程度的智慧城市还需要进一步释放标准的“力量与美”。

  国际电工委员会秘书长兼首席执行官弗朗兹·乌维斯维克说,城市是由不同系统构成的,在智慧城市建设中,需要实现电力和水等能源供应、传感器、数据处理、数据分析、信息交换、信息监管等的标准化,才能让城市更智慧。

 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党组成员、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主任田世宏说,当前,全球城市人口占世界总人口比重超过50%,预计到2050年将增长到66%。全球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,带动了人类文明进步,但同时也引发了公共资源短缺、生活环境恶化等“城市病”。

  “利用先进信息技术实现城市智慧式管理和运营,建设智能高效、资源节约、环境友好的城市已经成为当今世界城市发展的潮流。”田世宏说,“标准在促进城市要素智慧互联、完善基础设施建设、实现城市资源共享、推动公共服务均等化、合理利用能源和资源等方面都有着重要作用。”

  中国计量大学校长宋明顺说,智慧城市有很多定义,但从市民获得感角度看,他们更关注智慧城市建设能给人们生活和工作带来哪些便利和安全?

  国际标准化组织候任主席约翰·沃尔特说,智慧城市面临的挑战之一就是标准太多。不仅有不同国际组织、地区组织的标准,每个国家、地区和城市都有自己不同的标准,各个标准之间存在很多差别。

  标准化是“交响乐”不是“独奏曲”

  弗朗兹·乌维斯维克说,智慧城市要一起合作,并且彼此之间要互联互通才能实现更大范围的标准相通。但只有在统一协调过的技术标准之中,城市之间才能实现互联互通。国际标准是通常情况下大家普遍使用的,它提供了一个可以互联互通的平台,希望有更多利益相关者和国际组织一起来制定和完善相关国际标准。

  田世宏说,标准是世界通用“语言”,推动标准国际合作,服务全球治理和经贸交流是大家的共同愿望。他建议,架设标准对接平台,加强标准体系兼容。在国际标准框架下坚持共商共建共享,加快构建标准互联互通的伙伴关系。

  “标准化不是‘独奏曲’,而是‘交响乐’。”田世宏说,“我们要聚焦各国关注、发展急需、影响深远的重要领域,不断完善国际标准的制定和实施机制,支持发展中国家更多地参与国际标准化活动,加大电力、铁路、交通、海洋等领域以及新一代信息技术、智能交通、高端装备制造、新能源、新材料等产业的国际标准的研制推广。”

  德国电气工程师协会董事总经理沃夫冈说,智慧城市是一个巨大体系,里面包括不同子系统,所有这些系统都要求电力和硬件来实现人与物的连接,如果没有高质量的基础设施和稳定的能源供给,便不可能实现智慧城市的发展目标。

  还有专家建议,加强资源节约与循环利用、环境保护、绿色低碳等可持续发展领域国际标准的制定与实施,为建设更加智慧的城市提供解决方案。

[返回]